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3年第13期
编号:13164630
潍坊市2010~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5月5日 黄炳花等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本市自2008年始启用AEFI监测系统,经历了初步探索、逐步规范和更新完善三个阶段,目前AEFI监测系统的灵敏性越来越高,监测效果也越来越好[1]。

    3.1 AEFI流行病学特征分析

    2010~2012年全市12个县市区均有AEFI报告,AEFI报告县覆盖率达100%,报告例数逐年增加,AEFI监测系统报告灵敏性逐年提高。男性AEFI报告数多于女性,男女性别比与相关文献[2]报道一致。AEFI的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≤1岁,占报告总数的56.31%。主要与1岁以内儿童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较多有关[3]。

    AEFI报告发生数位于前五位的疫苗分布为百白破三联(DTaP)、流脑疫苗(含A群、A+C群)、乙脑(减毒)疫苗、含麻疹成分疫苗(含MV、MR、MM、MMR)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(Hib),共占AEFI报告发生数的68.15%。报告AEFI个案接种至发生≤1 d和发生至就诊≤1 d的,均大于80%,就诊至报告≤1 d的占96.94%。个案报告、调查及时率等监测指标达到了全国AEFI监测方案要求。

    3.2 AEFI可能发生原因初步分析

    发热、红肿、硬结等一般反应主要与疫苗接种后的固有性质有关,占AEFI报告总数的87.85%。由于AEFI监测系统对已明确的轻微一般反应(例如腋温≤38.5℃、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<2.5 cm)不要求进行报告,因此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一般反应发生数不能反映实际发生水平[4]。

    报告AEFI个案中2.54%是异常反应,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和卡介苗淋巴结炎,其中过敏性皮疹在变态反应中所占比例最大。其次无菌性脓肿、热性惊厥、脑病和癫痫均有零散个案报告。未见死亡、严重残疾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。与预防接种无关的偶合症报告14例,占0.74%,报告病例以1岁以内儿童为主,主要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,例如发热、出疹、腹泻等。与全国10个试点省的监测结果一致[5]。接种时出现偶合症的疫苗主要是含麻疹成分疫苗、百白破三联、脊灰疫苗、Hib和23价肺炎疫苗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